岁月如梭,生命的脆弱在疾病面前显得尤为突出。大林慈济医院的一次创新手术,成功挽救了一位八旬邓姓阿嬷的生命。原本只能等待死亡的阿嬷,因心脏主动脉瓣狭窄,经医生判定仅剩两年寿命。大林慈济医院的心脏内外科医师联手,通过经导管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手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将生与死的边缘推向远方。
这位邓姓阿嬷十四年前被诊断出心脏主动脉瓣狭窄及冠状动脉疾病。尽管接受过一次冠状动脉气球扩张手术并长期服药控制,但病情依然逐渐恶化。每当疼痛袭来,她的右半边身体都会抽痛到冒冷汗,甚至有一种快要晕厥的感觉。家中的浴室在二楼,每次上楼洗澡都成了痛苦的煎熬。
心脏血管外科主任张兼华表示,这位病人的主动脉瓣膜严重钙化狭窄,升主动脉也整个严重钙化。对于这样的病人,传统手术风险极高,可能的并发症让许多医生望而却步。但大林慈济医院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决定采用经导管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手术。
这种手术需要极其精确的评估与定位。病人必须接受超高速立体导航心脏电脑断层扫描,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手术要求。邓阿嬷幸运地通过了评估,接受了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中,张兼华医师和他的团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他们必须在心脏持续跳动的情况下,精准地释放瓣膜支架。支架从病人的鼠蹊部股动脉进入,经过腹主动脉、胸主动脉,最终到达心脏。整个过程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成功完成。邓阿嬷的恢复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她不仅疼痛消失,还能顺利爬楼梯,这让全家都非常感激。大林慈济医院的专案补助费用也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张兼华医师强调,自2012年以来,全台湾已有300多位患者通过这种手术重获新生。但手术并非人人适用,只有无法接受传统手术、身体虚弱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才适合此手术。大林慈济医院的团队不断精进技术,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们要感谢那些为生命而努力的人们,他们的付出让生命得以延续。我们也要提醒每个人,珍惜当下,关爱自己,因为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让我们一起为生命的奇迹喝彩!
注:该文章由网友『情长女皇』至本站,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可自行研判。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