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网,7月5日电(记者孙红丽报道)——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的《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犹如一阵清风,给医药行业带来了振奋的消息。在这一年度的药品审评中,四大“快速通道”——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附条件批准程序、优先审评审批程序以及特别审批程序,共同助力药品研发和上市的速度飞跃,使得创新药注册审评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一批临床急需药品,如同久旱逢甘霖,顺利进入了这些“快速通道”。报告指出,有53件(41个品种)的注册申请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覆盖了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等多种适应症。而115件注册申请(69个品种)也被纳入了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其中,41件符合附条件批准的药品标准,更有34件是针对儿童生理特征的新品种、剂型和规格。而全年审结的81件注册申请则纳入了特别审批程序,全部与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相关。
2021年,审评通过的创新药数量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据报告显示,全年受理的创新药注册申请达到了惊人的1886件(998个品种),同比增长了76.10%。而审结的创新药注册申请也有1744件(943个品种),同比增长了67.85%。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更是鼓励创新政策红利的不断加码以及审评能力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国家药监局表示,随着新药研发创新的全球化不断提升,新机制、新靶点等“全球新”的药物逐渐增多,这对审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此,国家药监局在2022年将持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支持企业在现代医药新技术、新靶点、新机制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在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好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临床急需药品研发创新方面。还将细化优化四大“快速通道”,以促进药品的高质量发展,并支持满足临床需求的儿童用药研发创新,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可及性。
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也让人们对未来的医药创新充满了期待。
以上文本在保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丰富,使文章更加生动、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