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古今皆宜的健康之宝
自古以来,酸梅一直是备受推崇的食物。早在三千年前,《神农本草经》及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梅”的疗效记载。在日本,人们也会在便当中加入一颗酸梅,以延缓食物腐败、刺激食欲并助消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酸梅的种种好处及食用方式吧!
酸梅不仅能解酒止宿醉,还能防晕车?没错!梅子中所含的“”成分能够活化全身代谢,提高肝脏功能,加速体内酒精的代谢。至于防晕车的小偏方,虽然目前尚未有研究文献证实其功效,但酸梅作为碱性食物,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抑制呕吐感,缓解晕车引发的呕吐不适。
说到助消化,怎能不提酸梅?根据行政院农委会网站资料显示,每百克梅干含有51大卡的热量、13.5克的碳水化合物、7毫克的钙、17毫克的磷、0.8毫克的铁以及维生素B1等。特别是胺基酸含量丰富,以天门冬胺酸最多,达240毫克。未成熟的青梅口感酸脆,含有一种叫做“Amygdalim”的配糖体,但经过腌渍、曝晒、加工后,这种成分会消失,此时梅子才能做成加工品如梅干、白梅、陈皮梅、乌梅等。当饮食过于油腻或消化不良时,来颗酸梅就能缓解不适。
食用酸梅时也要注意。营养师蔡怡瑄指出,酸梅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盐和糖,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和腌渍,呈现出酸甜口感。但酸梅的钠、糖含量较高,一次不宜吃太多,以免增加额外热量摄取,造成水肿或加重肾脏负担。梅子核仁中含有天然毒素苦杏仁甘,生食可能引起严重的肌肉失调和神经相关症状,甚至可能致命。应避免食用核仁。
关于梅子能否真正止渴,“望梅止渴”的故事背后其实蕴含了科学的道理。东汉末年曹操带领军队作战途中,面对口渴的士兵们心生一计。他大喊前方有梅林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到后不自觉地开始流口水,不再觉得口渴。这个故事反映了梅子的特性——又酸又甜、刺激唾液分泌。腌制过的酸梅更是令人垂涎三尺。从生理反应来看,这是一种条件反射作用。吃过梅子尝到酸味的人,看到或听到梅子时大脑会立即发出反应指令,促使唾液分泌达到止渴的效果。这种条件反射实际上体现了梅子的神奇魅力。
酸梅不仅能帮助我们止渴、解酒、防晕车还能助消化等多重功效。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为我们的健康带来诸多益处。当然在食用过程中也要注意适量并避免食用不当带来的问题。让我们珍惜这一古今皆宜的健康之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