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云雨的均匀分布象征着生态的和谐与植物的繁茂。这背后是天地之气交会的奥妙所在。云雨,正是天地之气交融的结晶,是大自然的生机体现。人体,作为自然的产物,亦遵循着“天人合一”的法则。
中医有言,“太阴所至,为化为云雨”,深刻揭示了人体内部机制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太阴脾土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气血的生化。当脾气充分运作,将食物与水化为人体所需的云雨时,面部的皮肤便会恢复湿润,口腔也不再感到干燥。那些长期口渴的人,往往脾虚。
中医的脾概念并不仅限于消化系统,更包含着人体的正气。被视为“后天之本”的脾,对体质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消化功能不佳的人,即便先天条件优越,也难以抵挡长期积累的消耗,体质会逐渐变弱,进而出现脾肾阳虚的情况。肾,作为身体的动力源和能源基地,肾虚的人仿佛身体的火力不足,无法充分利用食物和水。这就像身体成了一个“绿色通道”,营养物质无法被充分吸收利用,导致皮肤干燥、口渴等问题。
仔细观察这类人,你会发现他们喜欢喝热水。这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他们本能地想在热水中汲取有限的热量。这个简单的观察足以说明他们需要通过温补来助脾肾之阳。
曾有一位离休干部,高热不退,经过多名医生诊治,均未能见效。最后请来一位名中医会诊。这位名医发现病人喜欢喝热水,便判断其内里有寒。他使用了补脾肾的热药,最终成功退下高烧。在美容领域,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源于身体的气血不足或失调。这个病例的成功之处,在于透过表面的热性症状看到了寒性的实质。
老年人及身体偏虚的女性常常因为气虚、阳虚而口渴。如果常规方法无法缓解,许多温补药物可以活用为她们的“润肤剂”。例如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丸等,都是现在药店里能买到的温补药物。
如果你是一个典型的阳虚、气虚之人,可能会有以下症状:舌淡苔白、舌苔含水多、比别人更怕冷、吃凉东西或着凉就会腹痛甚至拉肚子等。坚持服用温补脾肾之阳的药物,你会感到身体逐渐温热,口渴减轻,皮肤也变得更加润泽。这些药物不是直接作用于皮肤,而是通过使身体的水分上升到皮肤来解决问题,是真正解决根本问题的“保湿剂”、“美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