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盛大开幕,同期举办的“2021人民好医生(血液肿瘤)推荐展示”会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次会议聚焦血液肿瘤防治一体化建设,并围绕该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多位血液肿瘤和防癌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肿瘤防治工作出谋划策。
会议中,专家们强调应进一步推动“防治融合”,构建多元化的防治体系,从源头上提高肿瘤防治效果。诊疗与科普宣传双管齐下,全面提高社会防治意识。
在诊疗方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徐卫以淋巴癌为例,提醒公众关注癌症早期信号,及早进行筛查和预防。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白鸥则从患者和疾病诊疗两个层面提出了开展血液肿瘤科普的有效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程澍针对老年人群科学防癌话题给出了建议,并强调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在提升诊疗技能方面,专家们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癌症防治创造了更多可能。上海长征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杜鹃表示,充分应用科学新技术是确保患者早诊、早治、早筛的基础,也是临床专家的主流共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推动了癌症的规范化治疗。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周可树则从规范化诊断和规范化治疗两个方面提出了推动血液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建议。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和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周道斌也强调了规范诊疗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医疗创新在其中的作用。
会议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丁凯阳认为,医务工作者是推动癌症防治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需要扮演好“战斗员”“宣传员”角色,积极普及肿瘤知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志铭强调了科学防癌的重要性,并呼吁加强早诊早治和防癌知识的宣传。上海长海医院血液内科王健民呼吁社会、医生和患者协同努力,共同确保患者生命质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宋献民则提出了做好基层癌症防治工作的三点建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大内科副主任黄慧强表示我国癌症防治工作的侧重点已经转向城乡并重,这一转变为早期诊断和后期治疗带来了实际效果。
本次会议展示了我国癌症防治工作的进展和成果,也展示了专家们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癌症这一顽疾,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