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不适?警惕四大症状莫忽视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胃部不适的经验,那么何时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立即就医呢?吴明贤医师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当胃疾伴随血压、心跳、体温的波动时,如恶心呕吐时伴随心悸、流冷汗、血压飙升等症状,这些情况都应当尽快就医治疗。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症状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症状一:食欲不振
当我们的胃口变差,吃不下东西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胃肠问题。确实,食欲受多种因素影响,从情绪性的因素到其他器官的疼痛、发炎、癌症都可能影响食欲。当情绪恢复后,如果仍然吃不下东西,且这种情况持续1~2周,强烈建议就医检查,以明确原因。
症状二:胃胀气
胃胀气是指气体积聚在胃部,引起胀满不适感。陈邦基医师提醒大家,胃胀气与下腹部的肠胀气有时会被混淆。以肚脐为分界点,肚脐以上的上腹部胀气即为「胃胀气」,而肚脐以下的则为「肠胀气」。胃胀气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吃了易产气的食物,或是吃饭太快、吃了油腻食物引起。乳糖不耐症或大肠激躁症也可能导致胃胀气。了解胀气的真正原因至关重要。
症状三:恶心与呕吐
恶心是一种即将呕吐的不适感,而呕吐则是上腹部用力将胃内容物从嘴中排出的一种不自主动作,常伴随恶心感。吴明贤医师指出,虽然胃肠功能不佳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但这些症状也常见于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当恶心与呕吐持续进行、呕吐物含有鲜血或深咖啡色内容物时,应立即就医治疗。
症状四:腹部疼痛
腹部疼痛的位置和性质对于诊断至关重要。陈邦基医师强调,很多民众容易将上腹痛的胃痛与下腹部的疼痛混淆。胃痛通常指的是肚脐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疼痛。了解疼痛的时间、频率和性质(如饥饿痛、饱后痛或夜间痛醒)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任何腹部疼痛频繁、持续进行且情况恶化的情况,都应及时就医。
摘自《养好胃,身体自然变年轻!》一书,更多健康知识和精彩内容,请查阅【大家健康杂志】。此文由网友『小彩旗最有范°』推荐至本站,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站长处理。同时请注意,内容仅供参考,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医生建议进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