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探索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 生活知识
  • 2025-04-18 04:54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我国是谷类作物的种植大国,主要的谷类植物包括大米、小麦,还有玉米、高粱、小米等杂粮。这些谷类作物不仅是我国居民的主食来源,更是我们日常膳食中营养的重要来源。

1. 蛋白质

谷类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7.5~15%之间,主要由醇溶蛋白、谷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我国居民日常膳食中的蛋白质有50%以上来源于这些谷类食品。谷类中的赖氨酸含量相对较低,是第一大限制氨基酸,而苏氨酸则是第二大限制氨基酸。在玉米中,色氨酸为第二大限制氨基酸。

2. 脂肪

谷类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大约2%,但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质量优良。这些脂肪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谷胚中。

3. 碳水化合物

谷类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含量可达70%以上,其中支链淀粉占比较大。这些淀粉主要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中。我国居民日常膳食中的50~70%的能量来源于这些谷类食品。

4. 矿物质

谷类中的矿物质含量约为1.5~3%,主要包括钙和磷,多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这些矿物质主要集中在谷皮和糊粉层中。

5. 维生素

谷类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维生素B1和尼克酸的含量较高。谷类并不含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D。

我们还要考虑到储藏和加工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粮食的精致加工,如适当碾磨去除糠麸,使其更便于烹调并利于消化吸收。目前较先进的加工技术包括提胚技术和分层碾磨技术。

不同的主食品加工方法也会对其营养价值产生影响。例如,酵母发酵会消耗面粉中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增加B族维生素的含量;焙烤则可能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赖氨酸的生物利用率;油炸则可能导致B族维生素损失严重,是各种加工方法中营养素损失最大的一种。

家庭烹调也对谷类的营养价值产生影响。淘米时用水过多、时间太长、水温过高或者用力搓洗都可能导致营养素的损失。不同的烹饪方法也会使营养素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如蒸、烤、烙的损失较少,而煮制则可能使部分营养素转入汤内,加碱、高温则可能导致营养损失严重。

我们在享受谷类带来的美味的也要关注其营养价值的变化,合理搭配和烹调,以获取最大的营养效益。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