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人健康 >

PM2.5处理器有望进入家庭 样机已完成

  • 女人健康
  • 2025-05-30 08:55
  • 来源:www.renliuw.cn
  • 无痛人流手术

城市雾霾困扰,专家共商治理之道

随着元宵节的到来,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却伴随着空气污染给人们添了堵。雾霾天气再次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弥漫,上海等地持续发布大雾或霾的预警信号。今年初,上海的雾霾天数高达14天,空气质量普遍达到污染级别,其中首要污染物为pm2.5,更有数日达到重度污染水平。这样的状况不禁让人忧虑,如何破解pm2.5的难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场关于pm2.5污染与防治的战略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包括市科委、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的官员和学者,他们共同商议防治和消除pm2.5的良方。

当前的中国式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难题,包含了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特点,还有中国特有的浮尘和餐饮业排放的问题。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陈长虹形容这一难题为“大气污染等式”。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上海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汇聚了众多领域的专家,他们对pm2.5进行深入研究。

据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教授杨新介绍,上海的大气污染属于复合型污染,二次污染问题严重。汽车尾气、燃煤等产生的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化为更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尽管整体而言,上海的pm2.5浓度呈下降趋势,但更微小的pm1却在逐年增加,这主要源于二次污染的持续存在。

上海一直在努力解决空气质量问题。市环保局多年的监测显示,上海的空气质量正在逐步改善,但能见度恶化趋势明显。其中,pm2.5中的pm1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杨新教授呼吁加强pm1的监测和研究,并争取制定一套关于pm1的标准。

除了长期的治理需求外,科学家们也在积极研发新的技术。目前,上海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pm2.5处理器,其样机已经完成,能够在室内去除率高达90%的pm2.5。当这种处理器小型化后,有望进入家庭使用。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建民透露了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复旦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科研团队正在构建“空气质量(雾霾)健康指数”。该指数旨在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空气质量状况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复旦大学的阚海东教授表示,长期的pm2.5污染对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相关部门应及时推出“雾霾天气健康指数”,以指导公众采取防护措施。这一指数将使公众对空气质量一目了然,从而更好地保护自身健康。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