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了黄立嵩医师,他是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也是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狂犬病防治分会的副主任委员。他对于犬咬伤伤口的治疗及狂犬病的预防免疫有着深厚的专长,尤其在面部伤口的清创粘合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关于狂犬病的感染情况,黄医师强调,狂犬病是一种乙类传染病,一旦发作,没有药物可以治愈,因此预防尤为重要。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猫狗的唾液里,如果伤口接触到动物唾液,就会存在感染风险。大多数狂犬病爆发都在一年内,尤其是以一个月之内发病的情况最为常见。
那么,如果被猫狗咬伤后应该怎么办呢?黄医师指出,被咬伤后,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用水冲洗伤口,小水流持续15分钟以上,并用肥皂擦拭伤口。观察伤口分级处理后确定是否去医院。被咬伤后一般分为三级,可以通过用酒精擦拭后是否有刺痛感来分辨。
对于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区别,黄医师解释说,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直接的抗体,一旦咬伤,可直接注射在伤口周围,阻断病毒进入。而狂犬疫苗则需要打在人身上诱发抗体产生,因此疫苗产生抗体的速度要慢于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注射疫苗的七天之内都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
至于哪些情况需要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黄医师表示,三级伤口暴露和头面部的二级伤口都需要接种。如果遇到狂犬疫苗短缺的情况,应该先尽可能去除病毒,用肥皂水冲洗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来阻止病毒向人体深部的进入,加上外科的清创,三个步骤后大部分的病毒会被清除掉。如果确实无法及时获得疫苗,也要保证前三针的疫苗注射,因为疫苗产生抗体的最主要阶段就是在前几天。
黄医师的专访为我们深入了解了狂犬病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远离狂犬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