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眼中,绘画并非是为了展现技艺,而是表达情感与想象的一种方式。他们并不懂得如何评判画的好坏,只知道在涂抹中感受乐趣。他们能从中获得纯粹的快乐,这份快乐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对于许多没有育儿经验的家长来说,孩子的画作可能只是一些看似简单的点、线或圆,但在孩子的世界里,每一个形状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形象。这些形状是他们想象和创造力的体现。
在与孩子的绘画交流中,切勿干扰他们的创作过程。因为孩子的画与成人的画有着本质的区别,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孩子的画作是不恰当的。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自由表达,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意愿的方式。过早地教授成人世界的画法,可能会阻碍孩子自由表达的能力,影响他们对绘画的热爱和兴趣。
孩子的绘画作品,无法用好坏来评价。它们的意义在于孩子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即使技艺上还未成熟,但只要能通过绘画表达愿望,体验愉悦,这就是表达的快乐。如何与孩子进行绘画交流呢?孩子的画是需要用心倾听的,他们的画只有被理解,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表达的乐趣。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绘画能力,这种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培养获得。重要的是守护孩子的这种能力,为他们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与氛围。孩子的绘画作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六至九岁之后,系统性教授绘画知识和技能才有意义。在此之前,以成人的方式教授绘画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孩子剪下自己画的小车或小人,让它们打斗,其实是他们在发展造型能力,家长应该高兴并鼓励他们的这种行为。即使我们可能没有专业的美术知识,但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画画的快乐,这是让孩子坚持画画的最有效的方式。让我们陪伴孩子一起这个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世界,共同体验绘画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