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症状、检查与应对之道
哮喘,这一由过敏源引发的疾病,是对某物的过度反应。面对哮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病因,并尽量避免与之相关的过敏原。那么,当身体出现哮喘的征兆时,我们该如何判断并做哪些检查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开哮喘的神秘面纱。
一、哮喘的发病症状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在发作前会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和胸闷等。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轻微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导致支气管阻塞、呼吸不畅,甚至出现紫绀等现象。患者可能会被迫采取坐位或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出大量白色泡沫痰。虽然这些症状可能自行缓解或使用平喘药物后得到缓解,但某些患者在缓解后数小时仍可能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
除了典型表现,临床上还存在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这种哮喘的患者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会咳嗽超过两个月,尤其在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都会诱发其加重。通过气道反应性测定,我们会发现这些患者存在高反应性。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能有效缓解症状,但前提是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咳嗽的疾病。
根据有无过敏原和发病年龄的不同,临床上将哮喘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通常发生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多有家族过敏史;而内源性哮喘则多无已知的过敏源,常在成年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可能由体内感染灶引起。
二、哮喘的检查方法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哮喘,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1. 血液常规检查:可检测嗜酸粒细胞是否增高,如并发感染,还可以检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增高。
2. 痰液检查: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通过痰涂片、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诊断病原菌及指导治疗。
3. 呼吸功能检查:评估呼吸系统的功能状况。
4. 血气分析:了解体内氧和二氧化碳的情况。
5. 胸部X线检查:观察肺部状况,辅助诊断哮喘。
在哮喘缓解期,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可疑的过敏原做皮肤划痕或皮内试验,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吸入激发试验,以做出过敏原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度敏感的患者有时可能因上述测试而诱发哮喘和全身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因此必须密切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
了解哮喘的症状和检查方法,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应对这一疾病。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哮喘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