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卫生局对全市的游泳池水质进行了全面抽检,结果令人震惊——近半数的泳池存在水质问题。这次检测是对全市的231间游泳场所进行的,其中有高达103间的水质部分项目未能达标,不合格率近五成。
这些泳池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包括细菌总数超标、尿素超标、大肠菌群超标、泳池水游离余氯超标以及浸脚池水余氯未达标等。其中,"泳池水游离余氯超标"成为最为普遍的问题,被曝光的103家泳池中,有98家涉及"余氯"超标。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泳池投放的含氯消毒剂过多所致。
据业内人士透露,泳池的水质管理是一项精细的工作。消毒剂投放少了,会导致细菌超标;而投放多了,则会引发余氯超标。为了追求短期内水质的合格,一些泳池管理方倾向于增加消毒剂的投放,从而导致了余氯含量居高不下。除此之外,尿素超标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有些泳池方将责任归咎于天气炎热和泳客带入的汗水,但业内人士指出,这背后可能反映的是泳池新鲜水的注入不足。随着广州市阶梯水价的实施,水成本的增加可能会使泳池经营者更加忽视换水的频率。
除了这些明显的问题,还有多家泳池在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项目上未能达标。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广州市卫生局已经对不合格的泳池下发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它们按时整改。广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加强对这些泳池的监管力度,并将改变原有的检测方式,从全市突击检查转变为分批次检查,以便随时监督泳池的水质。
面对这样的检测结果,公众的健康安全不容忽视。游泳是一项受欢迎的夏季活动,但人们在享受清凉的也不能忽视水质问题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在选择泳池时,我们应该更加谨慎,确保我们的游泳活动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我们也期待泳池管理方能够加强自我管理,确保水质的安全,为公众提供一个健康的游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