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治理水环境的问题,国务院最近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被称为“水十条”,成为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
展望到2020年,我们将见证一场水环境的重大转变。据行动计划的目标,全国的水环境质量将得到改善,污染严重的水体将大幅度减少。想象一下,饮用水源的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近岸海域的水质也将保持稳定并趋向良好。更令人振奋的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区域的水生态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
更具体的目标数据是: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等七大重点流域的水质优良比例将达到7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的水域都将恢复到清澈的状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也将大部分达到或超过Ⅲ类标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安全的饮用水。到了本世纪中叶,我们的生态环境质量将全面改善,生态系统也将实现良性循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行动计划明确了几个关键措施。取缔那些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十小”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如造纸、焦化、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因此需要加强监管和治理。实施清洁化改造,推广环保技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新建或改扩建这些行业时,必须实现主要污染物的等量或减量置换。
行动计划还强调了工业集聚区的污染治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工业集聚区是水污染的重灾区。这些区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监控装置。如果未能按时完成,将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并有可能撤销其园区资格。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水清、岸绿、景美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并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