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热议“眼保健操无用论”,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这条微博指出,已经实施了49年的眼保健操似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人质疑它可能对视力产生负面影响。专家对此表示,眼保健操在缓解眼部疲劳方面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只要穴位按摩正确,对眼睛是有好处的。
这一争议起源于网友的近期热议。他们指出,眼保健操在中国已经实施了49年,但却未能有效改善中国青少年的近视问题。一些网友甚至认为,眼保健操的按摩穴位毫无作用,甚至可能因为按摩不洁而导致眼部感染等疾病。他们还提到眼保健操的创始人刘世铭主任曾在北京医学院自创这套眼保健操,后来被强制在全国推行,但其科学依据并不充分。
值得注意的是,方舟子在2007年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虽然眼保健操本身并非完全无害,但如果使用不洁的手进行揉按,会增加眼睛感染乃至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这一观点在目前看来仍有一定道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眼保健操的作用并非只是为了预防近视。它更多的是一个提醒人们关注视力健康的引子。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压力的增大,许多人并没有真正重视视力问题。
中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大多与后天因素相关,这其中包括环境因素和自身行为。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造成单纯性近视的原因主要包括用眼环境不良、用眼习惯不佳等。例如,光线不足、气氛污浊、视空间狭小、视对象频繁变动等都可能影响视力健康。学习压力大、营养结构不合理、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等也是导致学生近视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关注和保护青少年的视力健康。
眼保健操作为一种预防视力下降的辅助手段,虽然存在一定争议和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起到缓解眼部疲劳的作用。我们也需要从其他方面来关注和保护视力健康,例如改善用眼环境、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视力健康,远离近视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