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广大慢性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从高血压、糖尿病到乙肝、抗感染及其他慢性病,众多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让患者们减轻了沉重的用药负担。
在高血压用药方面,缬沙坦胶囊的价格从60多元降至8.63元,降幅显著。吲达帕胺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等降压药也通过国家集采降价,部分原研药价格降幅甚至超过90%。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这款降压及心血管疾病用药的价格也降低了48%,让患者们受益颇丰。
糖尿病用药领域也同样令人振奋。阿卡波糖片(拜糖平)价格从61.29元降至5.42元,降幅达91%,患者月均费用从180元减少至约16元。格列美脲等降糖药通过多次集采,价格回归合理水平,长期用药负担显著减轻。
在乙肝、抗感染及其他慢性病用药方面,更是喜讯连连。乙肝治疗药物阿德福韦酯片价格从204.46元/盒降至27元/盒,患者月均节省411元。抗菌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片价格降幅更是高达95.9%。早产治疗药物阿托西班注射剂也从单支超千元降至240元,降幅80%,让患者们得以承受。
多批次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的平均降价幅度达到惊人的56%-74.45%,最高降幅超过95%。集采覆盖的余种药品,涉及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病领域,部分药品价格回归至几年前的水平。
政策的实施效果更是令人称赞。通过“带量采购+医保报销”模式,全国公立医疗机构设立集采药品专柜,优先使用中选药品,有效减少了患者的自付费用。2025年医保目录新增的91种药品,进一步扩大了慢性病用药保障范围,让更多患者得以获得优质药品的保障。
此次降价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国家集中采购政策降低流通成本,实现惠及数亿慢性病患者的大目标。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药品的可及性,为慢性病患者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