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五十余载见证医者仁心(二十大代表风采)

  • 生活知识
  • 2025-04-22 19:46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扎根黄土高原的医者情怀——路生梅的故事

在陕北的佳县,每当人们提起路生梅,都会心生敬意。这位曾被北京召唤,却又毅然选择扎根黄土高原的医者,用她的一生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想象那幅画面:路生梅,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在家中的窑洞里,被孩子们亲切地拥抱。家中的陈设简单朴素,一孔布置简单的窑洞,土炕、折叠桌、衣柜、沙发,生活气息浓厚。在小院里,丝瓜藤蔓垂落,她细心地指导记者把藤蔓缠上去,以免挡了患者的路。

路生梅曾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儿科主任。不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这孔窑洞里,她都是人们心中的“路大夫”、“路阿姨”、“路奶奶”。每周一、三、五,她免费在医院坐诊,其余的时间,她则在窑洞里或手机上为患者看病问诊。她时刻关注手机,生怕错过患者的信息。她能说一口流利的陕北话,但这个北京姑娘的口音在快语中显露无疑。

回顾她的历程,1968年,刚刚毕业的24岁的路生梅响应号召来到佳县工作。这里的艰苦条件让她震惊——出诊走山路、浑浊的黄河水、一天仅分到一瓢水。比起生活的困难,这里落后的医疗条件和卫生观念更让她揪心。她曾亲眼看到一位妇女用家用剪刀为孕妇剪脐带,那一刻,她下定决心要在这里扎根。

她的口碑,是她用精湛医术和医者仁心换来的。为了看病,她曾头顶大雪走10里山路,摔了40多跤;为了治疗婴儿的百日咳,她嘴对嘴吸痰;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她白天看诊、晚上读书,从儿科医生变成全科医生。她坚持给患者开小方,常是几块钱、几粒药,从不叫患者花冤枉钱。

她的奉献和执着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誉。佳县居民樊燕丽说:“她不爱听人家说‘麻烦’,她说这就是她的责任。”樊燕丽一家五代人都曾得到路生梅的医治。尽管有外地大医院的高薪聘请和儿女希望她到大城市生活的提议,她都一一拒绝。她已经在这里服务了50年,并继续坚守下去。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她毫不犹豫地写下请战书:“不要嫌我老,我愿把生命留给患者、留给年轻的同行们。”

这就是路生梅,一位将青春和热血献给黄土高原的医者。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看到医者仁心的崇高和伟大。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