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两岁的小豪在地板上发现了一杯看似普通的白开水。他天真无邪地拿起,一口气喝了下去。这杯液体并非普通的水,而是妈妈制作手工肥皂后剩下的氢氧化钠。妈妈发现后立刻带着小豪冲向医院急诊室。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豪患上了腐蚀性食道炎和杓状软骨炎。经过住院治疗,小豪需要禁食并接受胃药和抗生素的治疗,直到确认没有严重并发症才平安出院。
小豪的经历让人心痛,而这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易被忽视的危险。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许多家长开始利用废弃的食用油制作手工肥皂。这种看似无害的手工皂材料氢氧化钠,却具有强碱性,大多无色无味。一旦放置在孩子们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很容易被误食。强碱的腐蚀性极强,一旦进入人体,会迅速对食道、胃等器官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引发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陈浚秾医师指出,除了制作手工肥皂用到的氢氧化钠溶液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常见强碱物质都可能成为孩子们的隐患。例如洗厕所、通水管的清洁剂等也都属于强碱性液体。临近端午佳节,包粽子所需的碱水也含有高浓度的氢氧化钠。家长们一定要将这些物品存放在孩子们难以接触的地方,切勿使用看似安全的容器如宝特瓶来存放这些危险物品。
如果不幸误食碱性溶液,陈浚秾医师建议,家长应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不宜催吐。催吐可能导致消化道二次伤害,吐出的物体还可能呛入呼吸道引发吸入性肺炎。同样,不宜饮用大量水或牛奶,因为这不仅可能增加呕吐风险,还可能因碱性溶液与其他液体接触而产生高温,加剧对消化道的伤害。更不能用强酸进行所谓的“酸碱中和”。
治疗误食碱性溶液的重点在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医生会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抗生素、胃药与类固醇等药物来进行治疗。在误食后的12至24小时内,会安排胃镜以评估食道和胃部的伤害程度。只有确保情况稳定、进食无碍后,孩子才能出院并在门诊进行追踪治疗。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手工皂材料没收好 2岁儿误饮强碱下肚》这篇文章由网友『九星剑临』至本站。如果读者发现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文章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判断。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的安全,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