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疾病突袭,症状连连,体重骤降,这究竟是何原因?
在没有刻意减重的情况下,体重却迅速下降,伴随着火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甚至呕吐等症状,这并非胃食道逆流的简单表现,而是可能罹患了罕见的“食道迟缓不能症”。
让我们关注一位67岁的周先生。他在这20年里,时常经历火烧心、胸骨后疼痛,以及间歇性吞咽困难。他一直以为是胃食道逆流,尝试使用各种药物,但症状并未明显改善。最近,他在吃饭或喝水时,常有食物卡在食道的感觉,并伴有呕吐,进食困难导致体重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下降十余公斤。
食道迟缓不能症,是一种少见的食道蠕动功能异常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致病机制为食道肌肉收缩功能丧失与下食道括约肌放松失能。初期症状为逆流,逐渐发展为吞咽困难、胸痛,严重时则会出现进食后呕吐和体重减轻。
周先生最终来到台北荣总医院寻求治疗。经过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他的食道出现大幅弯曲扩张,且充满未消化的食物。进一步接受新一代高分辨率食道动力学检查,发现食道收缩蠕动功能丧失,合并下食道括约肌压力增加,确诊为食道迟缓不能症第一型。
经过经口内视镜下食道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周先生第二天即恢复进食,且无吞咽困难症状。一个月后,他的体重也回升了10公斤。这种治疗方法无体外伤口,术后恢复快速,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微创内视镜手术。
食道迟缓不能症的症状包括体重狂降、火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等。其治疗需进行一系列完整的检查才能确诊,主要检查工具包括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食道钡剂摄影以及食道动力学检查。其中,食道动力学检查是确定诊断的黄金标准。
台北荣总医院引进了高分辨率食道动力检测仪,可以大幅度提高食道迟缓不能症的诊断率。这一仪器通过一条配备32个固态压力传感器的导管,经由鼻腔置放至食道中,量测并绘制清晰的食道压力图。相较于传统仪器,新型检测仪检查时间短,成功率高,诊断效果优异。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类似症状,请尽快就医。食道迟缓不能症虽然罕见,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请务必选择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以确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