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疼痛感男女大不同 神经敏感度关键

  • 生活知识
  • 2025-04-20 00:23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关于疼痛感知的男女差异

自古以来,人们似乎对男性和女性在疼痛反应上的差异有着某种刻板印象。社会上常常认为,女性对疼痛的反应更为强烈,而男性则应该表现出坚韧和勇气,久而久之,这种观念强化了对疼痛的忍受度。这种差异背后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A女和B男的例子。他们都不幸因为同样的原因——被门夹伤,但反应却截然不同。A女痛得泪流满面,大喊“痛死了!”而B男只是微微皱眉,平静地说“有点痛。”这样的差异不禁让我们思考,疼痛感受真的是如此主观和个体差异巨大。

台湾疼痛医学会理事长、台中荣民总医院科主任洪至仁指出,疼痛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其真实程度只能通过患者自己的描述来了解。除了少数因中风等因素无法清楚表达,或是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的情况外,大多数的人都是通过自己的主动告知来传达他们对疼痛的感受。这就如同一个内部指南针,指导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

临床上使用的0~10分疼痛量表,虽然是一个标准化的工具,但真正填写分数的还是患者自己,是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评估疼痛的程度。每个人的疼痛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那么,为什么每个人对疼痛的反应会如此不同呢?洪至仁解释,这可能与神经传导的差异有着极大的关系。以手部疼痛为例,无论是肌肉神经还是关节神经,都会从手部开始传导疼痛信号,经过脊髓上传到大脑,告诉大脑疼痛的部位、感觉与强度。这是一个复杂的神经传导过程。

近期的研究还发现,大脑神经也会向下传导,发送抑制信号来抑制疼痛的传导。这种下行径的传导方式就像交通中的刹车系统,避免周边部位因为痛得太严重而持续向大脑发送疼痛信号。

当我们自述疼痛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人我们大脑接收到的感受。如果神经较为敏感,神经传导的信号较强,我们就会觉得更痛。另一方面,如果下行径的抑制信号不够强,无法抑制信号持续向脑部传导,同样会强化患者的疼痛感。同样的疼痛刺激,每个人的疼痛感受会有很大的不同。

疼痛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体验,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都有其独特性。希望每个人都能被理解和尊重,无论他们的疼痛阈值如何,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和照顾。

【更多精彩内容,请查阅常春月刊360期】

由网友『≈我们的感情』至本站。若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进行处理。内容仅供参考,读者请自行研判!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