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炎热的天气使得人们对冷饮、凉食趋之若鹜。但中医养生观点认为,夏天虽热,仍需注意保护身体阳气,避免贪凉伤身。那么,在夏季饮食养生方面,我们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医的视角来夏季饮食的注意事项。
一、夏季宜养心健脾,解暑化湿
中医指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夏季炎热的气候容易损伤心气,导致心神不宁。夏季饮食应以清热解暑、养心火为主。夏季也是脾的适应期,闷热潮湿的环境易使人感受湿邪,影响脾胃功能。建议食用清淡少油腻的食物,适当吃辣以增食欲、助消化。服用健脾化湿的中药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夏季饮食要节制
除了避免暴饮暴食,还要注意三餐的时间和分配。早饭要在7点左右,午饭在12点左右,晚饭在18点左右。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消化能力较弱,吃得过饱易损伤脾胃。饮食有节是夏季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夏季饮食宜苦、辛、酸、咸,少甜
适量摄取五味有助于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但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中医认为,过食甜味易损伤脾胃,因此在夏季应适当减少甜食的摄入。
四、夏季不应贪食生冷
适当食用冷饮可以消暑解渴,促进消化。但如果不加节制,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胃肠疾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女性等特殊人群,更应注意避免过食生冷。
五、夏季饮食宜清淡
清淡饮食是夏季养生的关键。以五谷杂粮为主食,辅以豆类、蔬菜、水果、菌类,保持食物的原味,避免肥甘厚腻之品加重脾胃负担。
六、夏季饮食要注意卫生
不干净的饮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夏季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尽量选择新鲜、干净的食材,烹饪方式以清蒸、水煮为主,减少煎炸,少放油盐。
夏季饮食养生要遵循养心健脾、解暑化湿、饮食有节、少甜多苦、不贪生冷、保持清淡、注意卫生等原则。只有顺应自然规律,结合个人体质,合理安排饮食,才能达到夏季养生的目的。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您在炎炎夏日里保持健康!不妨搭配阅读我们推荐的编辑精选文章:中医告诉你哪些蔬果不能连皮一起吃、五月养生的宜与忌以及减缓衰老的四种吃米饭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