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一封古风十足的书信封面?
书信,无论是公文还是私事,都是情感与信息的传递。从内容上来说,书信包括开头与正文;从写作对象来看,则分为长辈、平辈与晚辈。若您想写出一封充满古风韵味、文采斐然的书信,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还需要对古语的运用得心应手。在现代语境下,使用一些不常用的词汇,即可立刻提升您的书信质感。
▲信封封面之构造
以古代信封为例(您可自行脑补或通过搜索引擎查看),在信封的右侧顶格处,写上收信人的地址以示尊敬。在古代,因多为亲卫传书,无需贴邮,地址可不必过于详尽。然而在现代,若您想投进邮筒或走挂号,则需要提供详尽地址并贴好邮票。
接下来,正中央的位置应写上收信人的名字,后面附上尊称,再加上“亲启”二字。这一设计体现了古代书信的礼仪和敬意。
至于信封的左侧及底部,则是发件人的位置。在这里,古人往往会使用一些谦词,如“愚”、“拙”、“卑”、“贱”、“不才”等,以显示自己的谦恭。
△古代书信封面的典范——《琅琊榜》中的书信封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收信人之尊称
在古代,收信人的尊称是书信中的重要一环。常见的尊称有“大人”,但现代使用显然不太合适。在礼貌且讨好的原则下,我们可以使用名望人士的爵位、官职、封地、雅号、字等来尊称对方。如“淮阳侯”、“杜工部”、“柳柳州”等。除此之外,还有“先生”、“夫子”、“函丈(老师)”、“仁兄”、“贤兄”、“贤弟”等。只要真诚且不冒犯,您可以随意选择称呼方式。
▲封面启封词之艺术
启封词是信封封面的重要部分。除了常见的“启”、“亲启”外,还有一些不太常用的启封词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例如,“安启”用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钧启”用于尊长、师长及直属长官等。这些词汇的使用可以使您的信封更具古韵和文化底蕴。
如今,笔友间的互通并不需要过于正经的格式。但若您希望提升或展示才学,那么对古语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
(内容由作者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相应进行举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