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之际,当我们发现自己在床上躺得过久,醒来时却感到更加困倦。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中医的深刻理论。
中医专家明确指出,单纯延长睡眠时间并不能帮助我们缓解疲劳、恢复精力。相反,长时间的卧床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早有论述:“久卧伤气”。这里的“气”,指的是人体的生命力,包括肺气、脾气、心气、肾气等。
伤肺气。肺主气,司呼吸,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肺气虚弱,全身气机运行不畅,出现身体困重、肢倦乏力等症状,常伴随声低气怯、易感冒等表现。
伤脾气。脾主运化,主四肢,为后天之本。久卧会削弱脾的功能,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水湿运化失调。长此以往,会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昏昏欲睡等症状。
伤心气。心气亏损会导致心阳、心血不足,出现心悸失眠、夜不能寐等症状。久卧还会引发阳虚,导致肢冷喜坐,加重心悸失眠、气短乏力等症状。
伤肾气。肾气为先天之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的根本。久卧懒动会导致肾气更虚,影响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和能量的相互转化。
冬季单纯延长睡眠时间并无法为我们带来精力充沛的状态,反而可能伤害身体。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和维持时间,不过度休息。早晨阳气生发时醒而适当运动,夜晚阳气潜藏入里时入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疲劳。
针对不同体质的人,也有不同的调理方法。气血不足者可多吃母鸡、黄芪、山药、大枣、桂圆等;阳虚者宜多吃牛肉、羊肉、韭菜等温补食物;痰湿体质者则适合多吃茯苓、薏米、冬瓜等以运脾化湿、改善疲劳;血虚者则宜多吃花生、菠菜、南瓜、芝麻、阿胶等以补血。
了解冬季困乏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度过寒冬。更多关于冬季保健的知识,等待您去。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里,保持身体健康,精神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