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突然感受到心跳加速,伴随着一丝不安的恐慌时,很多人都会感到害怕,怀疑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其实,引发心慌的因素有很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七个重要因素。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心慌。在医学上,心慌被称为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跳或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它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症状表现。
第一,我们要考虑的是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都可能导致心慌。心脏作为身体的泵血器官,如果其功能不佳,那么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饮食、酗酒、抽烟以及身体疲劳等情况下,心脏负担加重,便会出现心悸。有时,还会出现心前区憋闷或压榨性疼痛。
第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能导致心悸等症状的出现。当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时,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感到不适,结合其他症状表现,可能归为焦虑或抑郁,需要通过应用抗焦虑药物或调节神经的药物来治疗。
第三,中度以上的贫血也可能导致心慌。贫血时,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携带氧气的血细胞亦减少,身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命需要,会代偿性地加快心率,从而导致心慌。
第四,低血压和低血糖也是心慌的潜在原因。血压过低会影响心脏本身的供血,导致心悸出现。而低血糖的早期症状则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以及乏力、出汗、饥饿感等一系列症状。
第五至第七点,体质虚弱、久病体虚热病伤阴以及房劳过度等,均可能导致肾阴亏损,心火妄动,扰乱心神,从而引发心悸。
心慌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除了心脏疾病,还包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贫血、低血压、低血糖、体质虚弱等。当我们出现心慌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找出真正的原因,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重保养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心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