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工业生产线上,存在许多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噪声等,它们无声无息中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威胁。令人遗憾的是,加班熬夜猝死并不被算作职业病。
在惠州市,有近两万五千家企业在册生产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超过一万五千家企业存在严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这些危害因素主要分布在多个行业,如水泥生产、宝石加工、石料石器加工中的生产性粉尘,制鞋、箱包、皮革加工、家具制造、电子制造、油漆、蓄电池生产、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生产性毒物,以及几乎遍布所有生产行业的生产性噪声。
尽管存在这些明显的危害,但许多企业并未积极接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一些企业出于担忧检出职业病、治疗和赔偿费用高昂、工人等考虑,虚报或瞒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数量,并拒绝安排必要的职业健康检查。这种回避态度导致大量职业病早期病例、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无法及早发现和控制。
近期,惠州发生的职业病仍以尘肺病、重金属与有机溶剂中毒为主。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急性职业病偶有发生,但慢性职业病逐渐增多,如苯中毒、铅中毒和镉中毒等病例的诊断。
对于这种情况,各企业的员工职业性体检的参与程度不一,总体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低。一些中小型或者家庭作坊式的用人单位,可能完全不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或者仅部分安排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现状。想象一下,一位在制造行业辛勤工作的员工,长期暴露在粉尘、毒物或噪声环境中,他的健康可能正悄然发生变化。虽然加班和熬夜在现代工作环境中成为常态,但由此引发的猝死并不被认定为职业病,这使得劳动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面临困境。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职业病的防治,提高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以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