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中科院:北京雾霾检出危险有机化合物

  • 生活知识
  • 2025-04-15 17:22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最近,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揭示了笼罩在中国中东部地区上空的雾霾背后的成因。这一研究由“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完成,他们认为雾霾的形成是异常天气形势、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次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的事件。

污染物,尤其是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被认为是雾霾天气的“主谋”。当这些污染物遇到空气中的水汽时,会迅速包裹形成混合颗粒,遇到较大的空气相对湿度后,颗粒的粒径会迅速增长,导致能见度急剧下降。这一过程中,空气中原本的小颗粒污染物变得肉眼可见,从而引发灰霾事件。在京津冀地区,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中国科学院在京津冀区域设立的PM2.5监测站的数据显示,今年一月份发生的五次强霾污染事件都与水汽的存在有关。这些污染物不仅仅是单纯的颗粒物,而是包含了一系列危险的化学成分。它们混合了英国伦敦曾经遭遇的烟雾事件以及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污染物特征,同时还叠加了中国特有的沙尘气溶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该事件造成了数百人的死亡。研究发现,石油挥发物和二氧化氮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剧毒的光化学烟雾。在京津冀的雾霾研究中,科学家们检测到了大量的含氮有机颗粒物,这是被认为最危险的信号之一。这些有机物被识别出了四大类有机组分,它们主要来自于不同的污染源,其中氧化型有机颗粒物所占的比例最大。

针对这些因素,“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应该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加强脱硫、脱硝和除尘工作。也需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控制灰霾的关键在于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只有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这一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雾霾的成因,也为解决雾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向。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