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无声的敌人与早期发现的曙光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每一位都渴望与之划清界限。由于其早期症状的隐蔽性,一旦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更早地察觉这个无形的敌人呢?
近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国际合作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率领的研究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十余年的深入研究,以及上千例的临床试验,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GPC3的蛋白聚糖物。这一发现可以作为检出早期肝癌的分子标志物,为我们提供了早期发现癌症的新途径。
王红阳院士指出,理想的肝癌诊断标志物需要具备一系列特性: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的重现性以及患者的良好依从性。目前,虽然甲胎蛋白作为最广泛应用的血清学标志物在肝癌的诊断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对早期肝癌的检出率并不理想。
GPC3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X26.10,参与了生长、发育以及细胞对生长因子的反应等生命过程。研究揭示,GPC3作为特异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对早期肝癌的敏感性达到72%,特异性更是高达100%。在患者肿瘤小于3厘米的组织中,均可检测到GPC3的存在。相比之下,甲胎蛋白的检出率仅为22%。更重要的是,当临界值为每毫升2.0纳克时,GPC3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和90%,与甲胎蛋白检测相比,二者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如果两者联合应用,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可大幅提高。
王红阳介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需要一组能够互补的标志物来发现早期肝癌。GPC3不仅有助于早期肝癌的发现,而且其强大的特异性使其成为甲胎蛋白的理想补充,有望大幅提升肝癌诊断的正确率。
微微健康新闻提醒我们,由于癌症具有扩散性,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对身体的微小变化掉以轻心,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是每一个健康人的责任。癌症可能就在你我身边,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它便无处遁形。让我们携手科学,共同对抗这个无形的敌人,守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