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的专家邢卉春教授解答了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四川、北京、山西等地的读者咨询。让我们跟随邢教授的步伐,深入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问题。问题一:何时需要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疾病,其过程包括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等阶段。在免疫耐受期,虽然病毒载量高,但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较轻,因此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一旦进入免疫清除期,肝脏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伴随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这时就需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了。因为病毒的复制是导致疾病进展的根本原因。临床研究显示,血中病毒载量越高,肝癌的累积发生率就越高。通过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可以有效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对于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甚至可以让肝功能恢复到代偿状态。问题二:为什么不能用保肝药代替抗病毒治疗?将乙肝病毒比作强盗,肝细胞比作我们的家园。当这些强盗肆意破坏我们的家园时,仅仅使用保肝药来重新修整房屋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抗病毒治疗来制服这些强盗,防止他们继续破坏我们的家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问题三:乙肝抗病毒治疗能否彻底清除病毒?为何需要长期治疗?乙肝病毒的生活周期有其独特性。感染性的HBV颗粒感染肝细胞后,会经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新的病毒颗粒。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的环节——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它是病毒复发的模板。目前的抗病物无法直接作用于cccDNA环节,只能通过长期抑制病毒来逐渐消耗cccDNA。乙肝的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进行。问题四:为什么接受乙肝抗病毒治疗后,病情容易复发?一些慢性乙肝患者在经过有效抗病毒治疗后,可能会自认为病情已经稳定并停止治疗。停药后病情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复发。这主要是因为刚刚停药后药物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而病毒复制到致病情复发也需要一定时间。患者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能随意停药。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预防病情恶化。问题五:长期抗病毒治疗是否有副作用?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乙肝抗病也不例外。但如果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并密切监测副作用的发生情况,这些副作用是可控的。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有两类,干扰素的副作用较大,而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较小。虽然慢性乙肝目前尚不能根治,但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稳定病情,使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在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下,甚至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病情,实现乙肝的长期稳定或根本治愈。邢教授的回答生动易懂,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临床实例,让我们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在未来,更多的患者能够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重拾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