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京的肝病防线:丙肝患者的浮出水面与救助行动
近日,记者从南京的八一医院全军肝病中心了解到,南京至少潜伏着22万丙肝感染者,其中超过90%的患者尚未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为了唤醒这些沉默的病患,早期治愈丙肝,本周四上午,南京第二医院和八一医院两家丙肝定点医院联手开展了一场大型患者教育活动。
这一行动的背后,是南京市对丙肝患者的实质性救助。去年1月,南京实施了慢性丙肝医保门诊限额救助政策。在南京市第二医院和八一医院这两家定点医院门诊使用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每月最高可报销3200元的治疗费用。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丙肝患者有了接受治疗的可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10名丙肝患者享受到了这一医保好政策的福利,一年下来,患者能够节省高达5万元的医疗费用。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还听到了两个真实的故事。刘小姐,一位在南京打工的年轻母亲,最近发现自己的孩子异常瘦弱,于是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令人震惊的是,孩子竟然被诊断出患有丙肝。医生同时建议刘小姐也进行检查,结果她自己也成了丙肝慢性感染者。刘小姐并没有其他的血液接触史,医生推测,她可能在结婚前打耳洞时感染了丙肝病毒。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王,今年46岁。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一次“赶时髦”竟也让他染上了丙肝。3年前,他陪朋友到八一医院全军肝病中心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丙肝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他竟无声无息地患上了丙肝,而且感染丙肝病毒已经多年。经医生提醒,他回想起30多岁时曾在膀子上文了一条小蝎子,很可能是那次文身让他感染上了丙肝病毒。然而遗憾的是,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老王已经处于被发现的阶段。
这两个故事警示我们,丙肝感染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而南京市的这一系列的行动,正是为了唤起公众对丙肝的认识,让每一个感染者都能早日浮出水面,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发生,每一个生命都能得到健康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