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银发族的隐形挑战
银发族,这个我们熟知的群体,时常因跌倒而引发骨折,甚至不幸离世。这一切的背后,与肌少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什么是肌少症?又如何评估和预防呢?
肌少症,一个与年龄增长相关的病症,40岁后,每十年我们的肌肉量会减少8%。到了70岁,这一比例更是急剧上升至每十年减少15%。当肌肉量占体重的比例低于70%时,死亡的威胁便会悄然逼近。
那么,如何评估自己是否患有肌少症呢?有三个关键指标:走路速度、握力和肌肉量。若出现走路速度变慢、握力减弱、小腿肚消瘦等现象,就要警觉起来。其中,有两项指标异常,就需要积极预防肌少症。
预防肌少症,营养与运动是关键。营养师建议,饮食中应包含优质的蛋白质和充足的维生素D。蛋白质是肌肉的基本构成单位,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增强肌肉耐力,对预防跌倒尤为重要。
在台湾地区,老人肌少症的患病率高达14%,而85岁以上的老人中,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40%。除了年龄因素,老人们常因牙齿不好、食欲下降、行动不便等原因,导致营养摄取不足,维生素D缺乏。近年来,空气污染也导致日照不足,从而加剧了维生素D的缺乏。
对于老年人来说,肝肾功能退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时,如果无法摄入足够的鱼肉蛋等蛋白质食物,可以选择支链胺基酸营养品。这些产品能促进肌肉合成,减少肝肾负担,并含有维生素D,每天一杯,即可为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
肌少症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对于银发族来说,积极预防和改善肌少症,是保持健康的关键。让我们从饮食和运动做起,为身体注入活力,远离肌少症的威胁。
文章由网友『慢热男友』提供,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大家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专业意见,进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