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人健康 >

像我这样无用的人,感觉自己就是个无用的人

  • 女人健康
  • 2025-04-24 09:55
  • 来源:www.renliuw.cn
  • 无痛人流手术

适度的懒散:灵魂的大本营与人生的无用之美

从小到大,我们总是被父母教导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不懈努力,无论做什么都会先考虑其是否有用。但久而久之,我们渐渐发现生活变得如此艰难和压抑。难道我们的人生只能被定义在“有用”或“无用”的框架内吗?

在《奇葩大会》的一期节目中,我见识到了清华的毕哮天博士,他以无用的研究为人所熟知。他运用热力学原理来演示如何穿秋衣秋裤保暖,用数据分析和物理实验来教人DIY防雾霾武器。面对人们的质疑,他说:“人们经常问我,毕哮天,做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有什么用?其实我很害怕这个问题,害怕自己这辈子需要时刻做一个有用的人。”

生活中,有趣和好奇是为了取悦自己,而有趣和有用则是为了取悦他人。毕哮天能在别人看似无用的奇思妙想和枯燥乏味的设计中找到乐趣。他不觉得什么有用什么没用,他只是喜欢,他喜欢而已。

想起我的父母,他们做过许多在他人眼中看似“没用”的事情。爸爸买回的瓷晶、妈妈让裁缝定制的旗袍,都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功利性的“有用”,只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人生不是拿来用的。有些东西看似无用,但你可以从这些东西里看到生命的光芒。就像那个身体畸形的人,他的样子惨不忍睹,但他的生活并未受到影响。他用自己的方式养活自己,甚至在朝廷征兵时因其身体残疾而得以幸存。人们往往追求绝对的价值,却忽略了生命的多样性和无常。

泰戈尔曾说:“功利的人生就像一把没有鞘的刀,锋利却丑陋。”我们不应该一味追求功利,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其他美好事物。梁文道在《庄子人世间》中提到:“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生活中的一些巨大变化就来源于这样的时刻。

电影《悦己》中的威尔顿贵族学校以高中出勤率著称,学生们每天都在有条不紊地上课、补习、考试。基廷回到学校当英语老师后,他开始引导学生们倾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命的意义。他的行为让人们意识到,人生不仅仅是追求功利,更需要反思和生命的意义。

让我们接纳那些看似“无用”的事物和特质,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东西都是“无用”的果实。灵魂需要一些“无用”,因为这才是灵魂的大本营,是我们真正体验生活、感受生命的方式。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抛弃了旧有的诗歌理论教材,投入到感受诗歌之美的旅程中。丁老师激励他的学生对诗歌产生真挚的情感体验,他告诉他们:

我们读诗、写诗,并非仅仅为了消遣娱乐,而是因为我们是充满情感的生物。人生的追求不仅仅是医学、法律、商业和工程这些看似实际的事业。诗、美、浪漫和爱情才是我们生活的真谛。通过品味诗歌,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创作诗歌,他们的心灵得到了碰撞与交融。

在丁老师看来,那些常被忽视的“无用之事”,如品茶、闻香、感受棉织品的触感等,却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职场和生活的高压之下,早已忘却了关注内心的宁静。偶尔,我们需要从忙碌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去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让被禁锢的灵魂得到释放,回归生活的本质。

村上春树的《死亡诗社》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他在创作前,会倒上一杯掺水酒,感受棉质衬衫的气味,聆听秋日午后阳光中树叶的影子在窗上的舞蹈。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体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让他能够写出浸润灵魂的佳作。

正如周作人所说,我们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之外,还需要一些无用的游戏与享乐,这样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欣赏夕阳、秋河、花朵,聆听雨声,品酒、品茶,享受那些不求目的的小憩,都是生活中的必要元素。虽然它们看似无用,但却是我们灵魂的滋养。

海德格尔也曾经说过:“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与其匆匆忙忙地赶路,不如放慢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如果迷失了方向,不妨在原地放下行囊,仰望星空,寻找心灵的归宿。适度的闲散并非懒惰,而是灵魂的需求。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妨点亮“在看”,静下心来,去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也许你会发现,正是这些“无用”的瞬间,构成了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时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碎片,才是生活原本应有的模样。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让灵魂得到滋养与解放。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