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一个面临白内障威胁的地区,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体中。据统计,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台湾人中有高达百分之六十的白内障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更是直线上升,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百分之九十。白内障,已经成为一种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即便白内障摘除手术已经非常成熟。
一项来自英国的重要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丝希望。研究指出环境因素对于白内障的影响超过了遗传,特别是维生素C的摄取,或许能够有效预防或延缓白内障的发生。这一发现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同和支持。书田眼科副院长的廖士杰认为,白内障的主要成因是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之下,导致组织老化。与此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的坪田一男医师也指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晶体的氧化、硬化和混浊现象。
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团队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营养素与白内障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因素(如饮食)与遗传因素对白内障影响程度的差异。他们对一千组英国女性双胞胎进行了调查,他们的营养素摄取量,包括维生素A、B群、C、D、E以及矿物质铜、镁、锌等。通过数字影像技术,研究者能够观察参与者水晶体的不透明度,并评定白内障的病程。令人振奋的结果是,与白内障相关的因素中,先天基因的影响仅占百分之三十五,而环境则占了高达百分之六十五的比重。特别是那些日常摄入较多维生素C的人,其白内障的风险明显低于其他人。在长达十年的跟踪研究中发现,多吃富含维生素C食物的女性,白内障风险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三。
维生素C究竟是何方神圣?它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效,可能就是防止白内障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眼球内的液体通常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氧化造成的水晶体混浊。通过食物摄取维生素C尤为重要。那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芭乐、奇异果、柑橘类水果、花椰菜等被寄予厚望。伦敦国王学院的眼科学教授Christopher Hammond指出,虽然无法完全避免白内障的发生,但通过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或许可以延后病程开始的时间并防止病情的显著恶化。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C在加热时容易被破坏,因此生吃这些蔬果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保护力。
书田眼科的廖士杰副院长建议,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导致眼睛组织老化,因此建议在户外活动时配戴太阳眼镜隔绝紫外线,以延缓白内障的发生时间。这篇文章由网友“旧缕孤灯”投递给我们,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关注自己的眼部健康,预防白内障的发生。请注意,文章中的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