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17日电讯(记者杨彦帆报道)——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大学生就业和返乡工作的情况,并回应了记者的关切。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在发布会上指出,原则上,若高校所在城市连续7天及以上没有出现新的疫情,可组织校园招聘活动。各高校需按照当地的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精准制定并落实校园招聘活动的疫情防控方案。为确保安全,招聘洽谈场地应尽量选择室外或通风良好的空旷场所,同时合理控制同一场地的招聘单位数量。
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在会上详细介绍,教育部已指导全国高校积极行动,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这一行动旨在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主动邀请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进校举办专场招聘活动。至今,已有2255所高校走访了7.7万家单位,成功拓展超过141万个岗位和56.6万个实习岗位。
关于重点帮扶群体,各地高校已经建立了就业重点毕业生台账。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或长时间未就业的学生,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的要求进行个别辅导和援助。在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继续实施了教师资格“先上岗、再考证”的灵活政策。
教育部对于就业统计也提出了明确的纪律要求。他们严格执行“四不准”和“三不得”的原则。“四不准”是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允许将、学位证书的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允许以户籍管理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也不允许将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而“三不得”则是强调不得向高校和学院提出不切实际的就业率指标,不得层层加码给辅导员增加就业任务,也不得将单一的就业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优活动等挂钩。
随着暑期的临近,高校学生如何顺利返乡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刘培俊在发布会上介绍了相关的保障措施。目前,已经形成了支持学生离校返乡的政策、机制和经验。为了满足学生的返乡需求,明确了两项优惠政策:一是满足条件的返乡学生免予集中隔离观察;二是确实需要隔离的返乡学生,将免除集中隔离的费用。
北京报道(2022年6月18日第2版)。(责编:岳弘彬、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