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如同我们身体中的勤劳“劳模”,一刻不停地工作,其强大的泵送能力确保我们的生命得以维系。这个拳头大小的器官,在我们的一生中,可以跳动超过20亿次。关于心脏,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即心率越慢越健康,理想的心跳数值在一定的范围内。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为我们健康的心率标准,并分享如何正确自测脉搏。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心跳突然加速或减速,仿佛节拍出错,给人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郑阿姨就曾在门诊中描述过这种“心悸”的感觉,经过检查,确定为心律异常。很多人会将心率与心律混淆,实际上,它们并不相同。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而心律则涉及到心跳的节奏和规律性。
理想的心率范围传统上被认为是60-100次/分,但的观点更倾向于50-80次/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得每个人的心率都有所不同。年龄、性别、生理因素都会影响心率。幼儿的新陈代谢速度快,心率相对较高,可以达到120-14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稳定。女性在静息状态下的心率值通常比男性稍高。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心率也会相应变慢。运动、激动、愤怒等情绪状态也会导致心率加快。
那么如何了解自己的心率呢?汪医生推荐了一个简单的方法——自测脉搏。坐定,将一侧手臂放在舒适的位置,掌心向上,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轻轻放在桡动脉表面,感受脉搏的跳动。测量30秒,将所测得的脉搏数值乘以2,即可得到脉率。若脉搏不整齐,则需要测量1分钟。平静状态下,脉搏超过100次/分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为心动过缓。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特殊情况下,脉搏与心率并不一致。例如,房颤患者的心率可能远高于其脉搏率。准确了解自身的心率状况对于心脏健康的评估至关重要。
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是健康问题的表现,可能与某些疾病如心室肥大、甲亢、房室传导阻滞等有关。对于因疾病导致的心率异常,应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遵医嘱进行治疗。对于那些因为长期锻炼而拥有强劲心脏的专业运动员来说,他们的心率通常偏低,这是一件好事。
为了拥有“强大心脏”,我们需要改善生活习惯。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都是促进心率健康的有效途径。
在关注心率的我们也要理解心率只是心脏健康的一个方面。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心脏,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