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骨质疏松,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补钙。单纯的补钙是否足够呢?我们真的了解如何正确补钙吗?
实际上,每天仅通过一袋牛奶摄入的钙质远远不足。即使是含钙量较高的牛奶,其250毫升的容量与我们医学上建议的每天800至1200毫升的钙摄入量相比,差距甚远。相比之下,酸奶中的钙吸收效果要优于普通牛奶。
补钙无疑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最佳方法。大部分人群可通过食物摄取适量的钙质。但对于年龄较大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可能需要额外补充钙剂。碳酸盐类的钙,如碳酸钙,易于被人体吸收,且价格亲民。
除了补钙,补充维生素D同样重要。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维生素D,人体无法有效吸收和利用钙质。过量的维生素D同样对人体有害,补充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加速,骨骼逐渐变得脆弱。这个时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雌激素。
除了上述因素,生活方式也与骨质疏松息息相关。如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的白领女性,常用咖啡、浓茶、来提神减压,而过度嗜烟嗜酒则会导致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不良。常喝碳酸饮料如可乐也会降低女性的骨密度,因为其中的磷酸成分会阻碍钙的吸收并加速钙的流失。
保持适当的体重对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许多追求苗条身材的女性在减肥过程中,可能会减掉过多的脂肪和肌肉,导致骨量减少。保持适当的脂肪和肌肉含量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体形瘦小的人由于脂肪组织和肌肉较薄,也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包括: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进行半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运动锻炼,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及均衡饮食。建议每天进行散步、打太极拳、做运动操、游泳等锻炼。避免挑食,饮食要低盐清淡,营养丰富。除此之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个人的保健意识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例如,两个年轻的白人女性因为身处日照较少的国家,具有更强的保健意识,因此考虑检查骨密度以预防骨质疏松。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增强个人的保健意识是预防疾病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