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甲骨文释读成果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
在古老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内,闪耀着两位新的甲骨文研究者的荣誉。他们凭借对甲骨文深入独到的研究,成功考释出两个重要字形的含义,荣获“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的十万元奖励。
来自复旦大学的陈剑教授,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解读了甲骨文中的“徹”字,揭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紧接着,吉林大学的周忠兵教授也对“臺”字进行了精确考释,为甲骨文研究领域再添一笔辉煌。
回望过去,我们不得不提到2018年公布的获奖案例。复旦大学的蒋玉斌教授凭借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成功破译了长期未被确认的“蠢”字。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甲骨文释读中的关键争议,更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蒋教授也因此成为首位获得单字十万元奖励的学者。
说起奖励机制,中国文字博物馆自2016年起便设立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物质奖励激发全球学者的研究热情,推动古文字领域的国际协作与技术创新。对于那些尚未被解读的甲骨文单字,成功破译者将有机会获得十万元的奖励;而对于那些存疑的字,只要提出新的释义,研究者也能获得五万元的奖励。
至今,这份荣誉名单仍在不断扩充中,吸引了全球古文字研究者的目光。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我们尚未收到关于2025年新名单的发布信息。我们期待更多的学者能够加入到甲骨文研究的行列中来,共同古老文明的智慧与奥秘。这些获奖的研究者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勇士,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揭示了甲骨文的奥秘,也为古文字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也期待更多的学者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研究者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让我们向这些为古文字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