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影之后,我得知这部影片在烂番茄上收获了连续96个好评,新鲜度一度高达百分之百。毫无疑问,这部作品已经基本锁定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虽然最终未能捧得小金人,但其注定会在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它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正如片名所揭示的,这部电影讲述了12个形似贝壳的UFO降临地球的故事。看似普通的科幻题材,却蕴含着深深的社会关怀。在当今的科幻片中,特效绚烂、设定烧脑,但这部电影却将视角拉回到文明最初的碰撞,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又不失脚踏实地的真实。
如果你带着看地球人与外星人激战的心态去观看这部电影,可能会有些失望。其实,像《独立日》那样,外星人一言不合就入侵地球的设定,更多的是戏剧化的表现。在两个外星文明刚刚接触之际,应该更多的是小心翼翼的试探与交流,而非一见面就大打出手。电影《降临》正是将视角聚焦在了这个被人们长期忽视的环节上。
影片通过女主角露易丝的角度进行了生动有力的刻画。从大学里的电视新闻开始,12个“贝壳”在世界各地的降临引发了人们的恐慌。露易丝却表现得相对淡定,她的坚韧和果敢形象跃然银幕之上。她是一名语言学教授,曾与军方多次合作翻译,因此被军方请去与外星生物进行交流。她和物理学家伊恩一起,结合物理和语言学知识,尝试破译外星人的语言,了解他们来到地球的目的。
电影中的遗憾在于,为了突出女主角露易丝的形象,男主角伊恩的形象被弱化了。他在电影中的形象并不丰满,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了露易丝的附属品。但是只有看完电影,你才会体会到这些。露易丝与外星人的交流过程非常有趣,运用语言学的技巧逐步破译外星语言的过程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中还有一些微妙的细节,比如穿着橙色防化服的人们站在外星人面前进行交流时的小歧义。露易丝在交流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她必须确保自己的语言表述准确无误,以避免产生误解。这种小心谨慎的态度让人想起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流问题。尽管人类社会已经融合了各种语言系统,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媒体报道中曲解原意、断章取义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获取利益、博取关注的手段。语言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被一些人当作笑料,这不禁让人对语言的未来感到担忧。
《降临》作为一部科幻电影,能够融入这样的社会关怀非常难得。它不仅展现了科幻的想象力,也提醒我们珍惜语言的准确性和交流的重要性。这部电影的降临无疑给科幻题材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