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妈妈喜欢在宝宝临睡前给他们喂奶,以为这样能让孩子更快地入睡。这种做法不仅错误,还会给宝宝带来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睡前吃奶容易引发乳牙龋齿。当宝宝进入睡眠状态时,唾液的分泌量会减少,唾液对口腔的清洁作用随之降低。若长时间在口腔内留有奶水,会导致乳牙结构受损。为了保护宝宝的牙齿,建议在喂完奶后,再给宝宝喝几口温开水,以清洗口腔内的余奶。
睡前喂奶还容易导致宝宝吸呛。在意识不清时,口咽肌肉的协助性不足,无法有效保护气管口,奶水容易渗入,造成吸呛的危险。
这种习惯还可能降低宝宝的食欲。肚子里的奶都是在宝宝迷迷糊糊的状态下灌进去的,清醒时他们往往没有饥饿感,导致以后对食物的兴趣降低。
更为严重的是,睡前喂奶可能养成宝宝的被动心理行为。人类的心理行为模式是基于需求而产生的,饿了就吃,冷了就穿衣,不了解就求知。如果宝宝从小一切需求都是被动满足,连最基本的动物求食行为都无法健全具备,更何况培养他们日后在社会中的求知、求发展、竞争求胜利的主动进取心态呢?
我们应该培养宝宝主动觅食的习惯,而非被动给予。让宝宝在清醒状态下进食,让他们感受到饥饿与满足的过程,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形成主动、积极进取的心态。这样,不仅能让宝宝更健康,还能为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