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消息,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针对第十版诊疗方案的相关情况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以解答公众疑问。会议焦点之一是取消了医学观察期的中医治疗相关内容。
在发布会上,面对记者的提问,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深入了这一决策背后的考量。他明确指出,这一调整实际上是适应国家防控政策的重要转变。
医学观察期的提出,最初是基于两个核心原因。在核酸筛查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核酸阳性的隔离人群。从中医角度看,这些人群虽未确诊,但已出现证候变化。为此,中医药的及时干预能够有效阻断疾病的发生,减少确诊人数。这一措施深深根植于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对于发烧患者,由于其发热原因多样,如感冒、流感或新冠等,在疾病流行期间需要隔离观察。中医观点认为,这类疾病都属于外感热病范畴,中药治疗既能治疗疾病,又能达到隔离效果。
随着“乙类乙管”政策的实施,医学观察期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刘清泉指出,无症状感染人群和密接人群的概念逐渐淡化,因此医学观察期的相关内容也在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取消。
刘清泉强调,取消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当公众出现新冠相关的不适症状时,不必恐慌。可以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规范用药,进行居家治疗。
刘清泉也提醒大家,如果在接受居家治疗后48小时内症状未明显缓解,或者高烧持续加重,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他们出现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并且用药后无明显改善,更应及早到医院就医,以防疾病恶化。
此次发布会内容生动,刘清泉院长的解答不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医学知识,还为公众提供了实用的建议,无疑为大众带来了极大的安心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