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被窝里的温暖让人难以抗拒,但对于那些需要早早起床上班打卡的人来说,离开温暖的被窝无疑是一种挑战。当闹钟响起时,身体似乎自动切换到战斗模式,迅速完成起床、洗漱、换衣等一系列动作。这种匆忙的行为很容易诱发急性肌肉伤害和心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猝死。对此,医师建议,冬天醒来时不要着急起床,可以先在床上做一些起床操,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意外风险。
李明珊医师是苗栗大千综合医院复健科的专家,她指出,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血液循环减缓,关节灵活度下降,肌肉力量不足。在寒冷的天气里,如果突然起身活动,身体反应不及,容易产生拉伤、扭伤、抽筋等急性伤害。由于冬季室内温差较大,起床后全身血管收缩,对于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容易引发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中风或猝死等意外。
那么,如何安全度过这个起床的“危险时刻”呢?李明珊医师建议民众在醒来后不要急于起身,可以先在床上平躺一会儿,接着做一些简单的起床操来活动手脚。这些起床操不仅可以帮助身体逐渐适应外界环境,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逐渐暖和起来。具体的动作包括手部运动、脚踝动作、下肢伸展运动、空中脚踏车和腰部骨盆旋转动作等。
除了起床操,正确的起床姿势也很重要。李明珊医师表示,正确的起床方式应该是先侧躺,再把双脚放到床下,用手将身体慢慢撑起坐在床边。坐起身后可以适当地伸展肩颈,然后再站起身。起身后可以做上半身的伸展,将身体由下往上像开花一样延伸,双手高举往外展开,以伸展肩关节及胸廓。
这些简单的动作和正确的起床姿势不仅可以降低急性伤害和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还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提高身体的灵活度和柔韧性。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些细节的把握,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寒冷的冬季,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