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街头小巷中,飘荡着一种最朴实无华却又富有历史韵味的食物香气——那就是光饼。这种看似简单至极的小吃,背后却隐藏着一段英勇的历史故事。
据传,早在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将军率领军队入闽追歼倭寇时,为了应对连日的阴雨天气,他命人烤制了一种简单的小饼,作为将士们的干粮。这种小饼的制作方法简单,只需面粉、碱面、盐巴和一点芝麻,形状如银元般大小。它虽然没有北京麻酱烧饼和江苏黄桥烧饼那么精致美味,但却在实用性上更胜一筹。后来,这种小饼流传到民间,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的美食,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的必备供品。人们感念戚公的功绩,将这种小饼命名为“光饼”。
在福州,人们习惯将饼面没有芝麻的称为“光饼”,有芝麻的称为“福清饼”。而在福清市,由于制作方法的独特和口味的精细,人们更偏爱有芝麻的光饼。福清的光饼制作堪称一门艺术,烤制过程中融合了音乐和舞蹈的元素,让人大开眼界。
走进福清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光饼的小摊,光饼堆得如小山般壮观。制作光饼的作坊将烤好的光饼分发给小贩,由他们沿街叫卖。这种传统的销售方式使得光饼成为福清的独特街头景观。
如今,随着饮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光饼也开始登上大雅之堂。在福州的大酒楼、大酒店,光饼被切好,夹上各种美味佳肴,浇上特制的醋蒜汁,作为一道特色点心待客。这种创新的光饼吃法,既保留了传统光饼的口感,又融入了现代的饮食文化元素,让人眼前一亮。
当你在福州的街头品尝到一口香脆的光饼时,不妨想象一下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和那份融入其中的英勇精神。光饼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而福清的街头光饼景观和独特的制作方式,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感受到食物背后的丰富故事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