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这一智慧箴言源自《尚书·仲虺之诰》,是商朝贤臣仲虺对商汤的治国忠告。这句话既是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指引。
“好问则裕”,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的丰富与智慧的积累离不开虚心求教。无论是古代的孔子“每事问”,还是现代科学家们对自然奥秘的探求,都体现了“好问”的重要性。那些乐于向他人学习、勤于提问的人,往往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使眼界和格局更加开阔。
而“自用则小”,则是警告我们要避免独断专行,不要盲目自信、固执己见。这样的人往往容易陷入狭隘的视野,错失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历史上,项羽的刚愎自用导致兵败,一些企业在决策者的独断专行下错失发展机遇,都是“自用则小”的生动例证。
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个人成长方面,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向他人学习,能够突破认知边界,避免陷入“信息茧房”。在团队协作中,领导者应该鼓励多元意见,兼听则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而专制独裁则容易导致团队僵化。在社会发展的层面,文明进步往往源于交流互鉴,闭关自守终将导致落后。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这句话如同一个明灯,指引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这个世界,虚心求教,保持自省,避免独断专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行稳致远,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成长。无论是治国理政、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这句话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提醒我们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