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是专为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地区设计的卡式证件。这种证件内置了非接触式集成电路芯片,不仅存储了持证人个人信息,还包括签发记录及签注信息。证件采用了先进的数字防伪技术和物理防伪措施,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值得一提的是,签注信息被直接打印在证件的背面,并且具有重复擦写的功能。
这一证件的历程发展可谓迅速。早在2014年5月20日,公安部就在广东省率先试点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当时的成人证件有效期被延长至10年,而未满16周岁者仍签发5年有效期的证件。仅仅过了几个月,2014年9月15日,这一证件便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用。到了2019年9月15日,它已全面取代传统的本式通行证。而最近,从2023年2月20日起,粤港澳大湾区更是试点实施了“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符合条件的6类人才可申办30天停留期签注,显示了证件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的使用非常便捷。持证人可以通过自助查验通道,利用生物信息如指纹进行快速通关。签注信息由系统记录,无需在口岸查验时加盖验讫章,剩余次数也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方便查询。该证件还结合了芯片加密、激光防伪膜及多项物理防伪技术,确保证件的安全性。
在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要避免弯折、打孔或极端环境存放,以免影响芯片读取。签注申请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办理,而旧版本的通行证在有效期内仍可使用。对于港澳台居民来说,如果遗失通行证且急需出行,他们可以通过中国出入境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申办7天电子临时通行证。如果需要办理事务关联通行证与居住证,也可以在线提交申请或前往公安机关开具证明。
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以其便捷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成为内地居民往来的首选证件。从试点到全国推广,再到不断更新政策以适应需求变化,这一证件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我国对于便捷出行的重视和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