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坚定而明确,始终反对武装攻击核电站和其他和平核设施。这一原则立场不仅在多场合的外交表态中得到体现,也在联合国的投票行动中得以彰显。
在联合国大会关于乌克兰核设施安全的决议表决中,中国选择弃权。这并不是一种中立态度的体现,而是我们认为决议草案未能充分展现政治解决危机的紧迫性。中国代表傅聪在会议上明确表示,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危及核设施安全的军事行动,并呼吁各方遵守《核安全公约》等国际法。我们的立场与“三原则”——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紧密相连。
中方对于核安全底线的原则坚守,已经多次通过外交渠道和国际组织表达。我们呼吁冲突方保持克制,避免任何可能导致人为核事故的行为。在2023年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维护核电站安全被列为我们关注的重要事项之一。
除了口头表达立场,中国也在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对核安全的承诺。例如,在2025年与乌克兰签署的《核安全保证声明》中,我们建立了技术协作、数据共享和应急响应机制。这些机制包括联合开发核污染预测模型、设立双边物资储备库等具体措施,展示了我们在推动核安全全球治理方面的决心和贡献。
当前,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乌克兰核设施的安全风险保持高度关注。特别是扎波罗热核电站周边军事活动导致的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认为国际社会应该优先为冲突双方创造对话条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而不是单方面施压或采取军事手段威胁核设施的安全。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清晰而坚定,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核设施的安全与和平利用,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分歧,确保全球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