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盎然的开学季,随着钉钉群的温馨提示,学生们纷纷回到了课堂。利用钉钉打卡已成为班级管理的全新风尚。
逃课现象在大学里屡见不鲜,老师们为了掌握学生出勤情况,不得不采取传统的点名方式,这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疏忽遗漏。如今,有了钉钉的考勤打卡功能,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学生自主安装钉钉客户端,现在校园WIFI全覆盖,下载安装毫无障碍。接下来,课堂上需要登记学生的手机号码,这一步可以通过下载学生成绩单和钉钉后台的通讯录模板来便捷完成。在部门通讯录一栏,按照年级填写等级,如“2017级”。
然后,以课程为单位建立钉钉内部群。例如,“2017届毕业生”同一课程可能涵盖不同年级甚至学院的学生,因此根据课程名称创建内部群组显得自然而然。建群后,未加入的同学可通过群二维码或群号加入,群管理员也可手动添加。内部群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群公告、图片、文件、链接、搜索、群运动、群直播等,实用便捷。
关于考勤打卡的设置,进入钉钉后台后,依次选择工作台-考勤打卡,可以看到考勤设置菜单,包括班次管理、考勤组管理等。在班次管理中,可以设定打卡时间,比如允许学生在7:30到9:30之间开始打卡,9:30后不再接受打卡。还有晚走晚归等人性化的设置可以考虑。
在考勤组管理中,需特别注意出席人员及服务人员的选择。例如,假设从1号到10号共10位学生属于2017级且选修了课程A,在选定考勤组时,只需选择部门名称“2017级”。但如果这些学生在选修课程B时仍使用此设置,则可能出现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通过钉钉的考勤打卡功能,老师可以轻松地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省去了传统点名的时间与精力。内部群组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工具,而考勤打卡设置则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这一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既方便了学生也方便了老师,让大学课堂管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掌握操作要领:考勤分组与工作日设置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正确的考勤操作成为了确保学校秩序的关键。我们需要对出勤组进行细致的划分。
逐一添加学生至考勤组,从1号到9号的学生,他们将被纳入轮班课程a的考勤组1。每一位学生的加入都是重要的步骤,不能跳过。紧接着,我们迎来了学号10的同学,他被添加到考勤组2,并选择了轮班课程A和课程b。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每个人只能加入一个考勤组,无法一次性通过内部群添加全体成员至某一考勤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我们的细致与谨慎。
接下来,我们需要注意工作日设置。比如,如果某人的课程在星期三,那么我们需要在工作日的对应位置,也就是星期三的旁边选择“换班”。这样的设置能够确保每位学生的考勤准确无误。
对于那些没有后台操作经验的人来说,这些解释可能一开始会有些难以理解。但通过实践,你会发现这些操作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首先进行班次管理,然后进行考勤分组管理。完成后,考勤打卡功能便会启动。相关人员会收到相应的通知。
在这里,我们也欢迎大家对指甲进行吐槽。是的,我们关心每一个细节,包括你的打卡时间。你是否想在开学时尽可能地晚一些打卡呢?每个人的想法都是独特的,但无论你的计划如何,正确的考勤操作都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一起确保新学期的秩序井然,从正确的考勤操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