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传说
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千年,脍炙人口。后羿射日后,因功获得西王母的赐赠——一枚可使人长生不老的灵药。这灵药也引来了灾难,被后羿的徒弟蓬蒙心生贪念。在这危机的关头,嫦娥为了保护灵药,毅然吞服,随即飞升至月宫之中。为了纪念嫦娥,后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夜晚设下香案祭拜。由此,民间形成了中秋拜月的习俗。这一故事有多个版本,嫦娥吞药的原因或为保护灵药、或为保持忠贞之心^[1][2][6]^。
再说吴刚伐桂的传说。吴刚因学仙时犯错,被罚至月宫砍伐桂树。这棵桂树神奇之处在于,你砍它一斧,它就会瞬间恢复。吴刚的劳作永无止境。这一传说最早出现在《酉阳杂俎》中,后世常以“桂月”作为月亮的代名词^[1][3][5]^。
月宫中的玉兔也备受人们的关注。玉兔常年跪捣仙药,制作“蛤蟆丸”,据说服用此药可助人们成仙。这一形象最早出现在《汉乐府》中,玉兔既是嫦娥的忠实伴侣,也象征着月亮的纯净和永恒^[3][5][7]^。
二、衍生传说
除了上述核心传说,还有一些衍生传说同样引人入胜。例如玄宗游月的传说。唐玄宗与道士在中秋之夜游月宫,那里仙乐飘飘,他们听闻了仙乐《霓裳羽衣曲》。回到人间后,玄宗凭记忆将这首曲子谱成传世名曲^[3][5][7]^。还有月饼起义的传说。在元末,朱元璋将起义的密信藏于月饼之中,成功地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这一事件之后,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下来^[5][7]^。
三、小众传说
还有一些较为小众的传说,同样富有深意。比如丑女无盐拜月的传说。齐国丑女钟离无盐因在中秋夜拜月,被君王发现其内在的气质之美,后被立为皇后。这一事件形成了女子中秋拜月以求美丽的传统^[4]^。关于玉兔的起源,有一版本提到玉兔是兔仙,因同情嫦娥在月宫的孤寂,自愿离开家人前往月宫陪伴她^[4]^。
这些传说通过月宫、仙药、神树等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传递了古人对团圆、永恒以及抗争命运的思考,共同构成了中秋节深厚的文化内核。每当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这些传说都被人们口耳相传,为节日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