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微信支付被诉侵权

  • 生活知识
  • 2025-05-09 09:14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一、案件背景概述

北京微卡时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作为专利权人,向法庭提出诉讼,声称微信的“扫码支付”功能侵犯了其所持有的“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维码的系统和方法”发明专利。原告认为,微信扫码支付的技术方案与他们的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步骤高度一致,因此索赔100万元。

二、被告的立场与争议焦点

腾讯公司对此表示反驳,强调微信支付采用的是“单字段二维码”技术,与原告所主张的“多字段”技术方案存在本质区别。被告进一步指出,二维码的采集、解码、辨识属于广泛应用的现有技术,并不构成专利侵权。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

1. 技术方案的具体比对

原告方的专利权利要求中包含六个步骤,而法院认定微信支付只实施了前三个步骤。这成为了法庭审理的重点。具体步骤是否匹配,成为了判断微信支付是否侵权的关键。

2. 专利保护范围的界定

法院在判断专利侵权时,强调了必须完全覆盖权利要求的所有技术特征。由于微信支付的技术方案缺少后续的关键步骤,因此并未落入原告专利的保护范围。

三、判决结果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一审判决中(2019年12月30日),认定微信扫码支付服务并未侵犯原告的专利权,并因此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判决强调了技术方案的差异是判定侵权的核心依据。

四、此案的典型意义

1. 对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示范作用

法院通过详细比对技术细节,明确了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防止了因技术概念的泛化而导致的权利滥用。

2. 对互联网行业的影响

此判决维护了微信支付等主流支付工具的合法性,确认了技术创新与已有专利的兼容性,为市场公平竞争提供了法律支持。

五、后续关联问题

1. 商家在处理服务纠纷时需注意的问题

若微信支付商家因服务纠纷遭到用户投诉,必须及时通过微信支付后台处理退款或协商解决,否则可能面临功能限制甚至账户封停的风险。

2. 证据合法性的认定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微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电子证据可作为合法来源抗辩的依据。但用户需要提供完整的交易链条和可追溯的信息来满足法律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3月,未出现微信支付因同类专利问题再次被诉的公开信息。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