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方多地湖面河面结上了厚厚的冰层,许多市民纷纷跃跃欲试,想要体验滑冰的乐趣。冰面玩耍虽然看似安全,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那么,究竟多厚的冰层才能让人安心行走呢?如果不慎掉进冰窟窿又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这些问题。
冰层厚度是行走冰面的关键。根据冰层承载能力分析,当冰层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才能安心行走。当冰层厚度达到成人手掌长度,即至少达到大约十五厘米时,成年人可以在上面安心滑冰。而露天冰场更是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只有当冰层厚度达到规定标准时才会对外开放。当冰层厚度达到大约二十厘米时,雪地摩托车也能在冰面上驰骋。而当冰层厚度增加到大约手掌加小臂的长度,也就是四十厘米左右时,甚至可以在冰面上行车,承载重约两吨的小轿车。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水域的冰层厚度往往是不均匀的,水下情况也十分复杂。仅凭肉眼很难准确判断冰层的厚度。我们不能单凭肉眼判断冰面的安全性。冰场通常会采用专业方法来测量冰层厚度,并在早中晚三个时段进行多次测量,每次测量都会选取多个测试点以确保安全。此外专家也发现,结冰的厚度与气温持续低于零摄氏度的时长有关,还与水的流速、水深以及风速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不能仅依赖气温来判断冰面的安全性。
那么如果不慎掉进冰窟窿该怎么办呢?首先不要慌张保持冷静是关键。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资进行自救。比如寻找身边结实的木棍和绳索如果没有绳索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衣服自制成绳索对被困者进行施救。此外还可以寻找到旁边结实的冰面然后趴在冰面上利用拍打水面的推力使身体滑出冰窟窿。爬出水面后要用匍匐或翻滚的姿势离开危险区域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身体重量的受力面积避免二次落水危险。同时提醒大家一旦发生危险要立即拨打电话报警求助不要盲目进行救援。在冬季户外活动时一定要关注天气变化和冰面情况做好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