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东方财富股吧 ST德奥(002260)股吧

  • 生活知识
  • 2025-04-29 12:34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停牌半年后,ST德奥(002260,SZ)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沉寂后终于重新登上市场的舞台。复牌之时,却是它的股价连续两日跌停的黯淡时刻。股东们的心情也随之跌入谷底。

这家公司的状况令人担忧。截至2019年一季报末,公司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四千多万元,资金紧张状况可见一斑。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仍将亏损五千至七千万。其重组标的深圳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也连续两年亏损。

在回应年报问询函时,公司表示正在积极与债权人协商处理逾期债务问题。控股股东北京市梧桐翔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与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和央企在内的多家合作方进行磋商。截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去采访函时,公司并未给出回应。

故事回到2017年3月,和合资管通过光大兴陇信托向上市公司发放了信托贷款。但由于公司经营问题,无法按时偿还第一期本息,导致债权转移至和合资管名下。记者曾尝试采访和合资管以了解更多细节,但同样未能获得回应。德奥通航表示正在与和合资管进行和解磋商,并计划通过多种方式筹措偿债资金。基于公司的现状,这些计划的实施难度显然很大。

公司的窘状还体现在其为了获取贷款,甚至将办公地抵押给银行。2017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净资产为负,资产负债率超过125%,存在重大的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性。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近两千四百万,仍然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

德奥通航虽然已将股票简称改为德奥通航,但其主要业绩来源仍然是小家电业务,通航之路并不顺利。由于遭遇股市暴跌和监管调整等困难,公司无法募集到足够的资金去置换前期投入,各通航业务主体因资金投入不足无法实现商业化运营。有通航业内人士指出,收购国外项目风险较大,特别是在自身不熟悉的领域。国际通航市场已经成熟,中资收购的海外通航项目在制造领域已经超过65个,剩下的项目在评估上可能存在质量保障问题。今年三月,ST德奥公告称将中止对部分海外子公司的资金投入。

可以说,ST德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股东们焦急地等待着公司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早日走出困境。市场也期待着德奥通航能够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实现业务的转型和升级。通航业务的规模缩减和海外项目的风险仍然给公司带来不小的挑战。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ST德奥的未来走向仍然充满了变数。德奥通航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进入托管程序

近日,多家通航领域的子公司包括Hirth、RSG、Mesa、XtremeAir、Rotorfly以及ASE等已向法院申请托管。据悉,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均属于通航领域,然而财务数据显示它们在2017年的经营状况大多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公司拟采取整体打包转让的方式出让这些子公司的股权。

在6月5日晚间,ST德奥发布公告称,其相关的海外子公司已经进入清算程序。与此公司正在积极应对通航业务的规模缩减和资金流动性危机。公司正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努力就逾期债务达成和解方案,并积极推进细节沟通。为了改善资产负债结构,解决运营中的困境,公司正与广西广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广西广投将利用其不良资产处置和金融服务领域的优势,协助公司解决现有的各项债务问题,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对于备受关注的重组标的深圳科比特,德奥通航对其寄予厚望。深圳科比特是一家专业从事多旋翼无人机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巡线、电力架线、边防、消防救援等多个领域,并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研发实力。尽管其核心业务盈利能力良好,但财务数据却显示,深圳科比特在2016年和2017年连续亏损。尽管如此,ST德奥仍计划通过收购优质资产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与此德奥通航的困境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上市十年来的业务波折不断,追逐热点业务未果后业务回归起点。此前,因资金短缺,公司部分业务投入被暂停。如今,其通航业务子公司人去楼空,生产基地难觅踪迹。尽管公司正在努力与各方沟通协商,争取客户的理解和信任,努力安排货款的回收和支付,但其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

对于这一连串的动态,《每日经济新闻》也在持续关注中。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关于一家公司的兴衰,更是关于通航领域以及无人机领域的一次。我们将继续关注其后续发展,以及广西广投与德奥通航的合作进展,特别是备受瞩目的《合作意向书》的落地情况。对于德奥通航来说,如何调整战略,走出困境,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