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秋雨频发,小儿腹泻如何应对?
近期,西北地区的天空连续洒下绵绵细雨,带来了秋季的凉爽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小儿腹泻的频发。每到这个时候,医院的儿科总是人满为患,家长们一发现孩子腹泻,便急匆匆地带着孩子赶往医院。
儿科专家指出,秋季腹泻其实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一般的小宝贝们在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营养不良、佝偻病及体质较弱的孩子们可能会稍微久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他们是秋季腹泻的高发群体。立冬之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这个高发期也会到来。
家长们不必过于惊慌。对于秋季腹泻,预防和纠正脱水是关键,同时要根据情况继续饮食并合理用药。病情不严重的孩子,完全可以按照以下建议在家治疗:
一、继续饮食
腹泻并不意味着要禁食。相反,因为腹泻会消耗孩子体内的营养,只要孩子能进食,就应该鼓励他多吃。但要注意少量多餐,以容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为主,如米汤、稀粥等。奶粉喂养的婴儿可以将奶粉稀释后喂养。若出现一吃就吐的情况,则应短暂禁食,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液。
二、补液防脱水
重中之重是预防和纠正脱水症状。家长们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ORS)来配制喂服,或者采用传统的米汤加盐糖的方法。米汤加盐糖的比例为:米汤500ml,白糖10g(大约2小勺),食盐1.75g(啤酒瓶盖的一半)。煮2~3分钟后,少量多次喂服。若孩子出现反复呕吐,无法补液和进食,则应及时就医,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营养和体液。
三、合理用药
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秋季腹泻。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抑制作用,反而可能杀灭有益菌群,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只有在医生确诊存在细菌感染后,方可使用敏感抗生素对症治疗。
专家还提到,孩子们之所以容易患上秋季腹泻,与他们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弱有关。天气变化、腹部受凉等都可能是诱因。治疗秋季腹泻应从增强消化功能入手。推荐家长使用具有散寒止泻、健脾温中的中成药,如丁桂儿脐贴,简单方便,效果良好。
预防秋季腹泻同样重要。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加强洗手消毒习惯,做好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工作。秋冬季节少带孩子去人多空气差的地方。当孩子出现腹泻时,虽不必过于紧张,但也应密切关注症状变化。若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大哭无泪、尿量减少等,应及时送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