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群岛——一个南太平洋的独特岛国
所罗门群岛,拼音为Suoluomen Qundao,外文名为Solomon Islands,位于美拉尼西亚岛群的中部。它坐落在南纬5°至12°和东经155°至170°之间,由瓜达尔卡纳尔、新乔治亚、马莱塔等6个大岛和周围上百个小岛组成,总面积达到29785平方公里。至1984年,岛上人口已达到26.9万。这里的居民大多信奉和,他们主要使用皮钦语,同时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全岛被划分为四个区:中部区、西部区、东部区和马莱塔区。首都霍尼亚拉位于瓜达尔卡纳尔岛北岸,是主要港口,人口在1982年达到2.28万。
所罗门群岛拥有独特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7℃,年平均降水量超过3000毫米。各大岛上的河流众多,河水湍急,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这些大岛大多为火山岛,地震活动频繁。群岛的土地肥沃,其中瓜达尔卡纳尔岛是全国最大和最主要的岛屿,面积达到5650平方公里。
早在3000年前,这里就已有人居住。1567年,西班牙人来到这里,认为这里就是圣经故事中所罗门王的黄金宝库,于是将其命名为“所罗门岛”。此后,荷兰、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殖民者相继踏足此地。在殖民时期,这些殖民者迫使当地居民到澳大利亚和斐济等地的热带种植园中做工,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此后,所罗门群岛曾在英国和德国的分割下被保护,最终在1976年实行自治,并于1978年宣告独立。
所罗门群岛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椰干、木材、海产和黄金。椰干是最大的出口产品,每年产量达3.5万吨。森林覆盖面积占据了全国面积的约90%,木材产量也是出口的重要来源。群岛四周的海产丰富,每年的渔获量达到2万吨,其中产的黑珍珠更是名扬四海。矿产如铝土矿、镍、铜、金等也极为丰富,尽管除金矿外的其他矿产尚未开采,但油棕产业近年却有了显著的发展,年产多达3500吨。岛上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甘薯、芋头和稻米。岛上的工业主要包括家具、木船和饮料等小型工厂。澳大利亚、日本和英国是其主要的贸易对象。
关于所罗门群岛的由来,它与澳大利亚有着一段深远的历史联系。想要深入了解所罗门群岛的历史和文化,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的由来世界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参考读物。这篇文章将带你这片南太平洋的独特岛国,揭示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